“十二五”期间,国内外市场环境对染料行业的发展总体是有利的。国际上,全球经济以及欧美、日韩等我国纺织工业传统出口市场的经济持续复苏;国内,宏观经济环境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使得内需消费市场增长。国内外的市场需求支撑了染料工业温和回升的走势,行业整体保持了平稳增长。但与此同时,受“转方式、调结构”产业政策的影响以及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生态安全等政策趋紧的压力,我国染料产业也开始由投资刺激、产能扩张的发展方式,转向在产能平稳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科技、环保、质量、效益的新常态。
世界染料看中国,中国染料看浙江。中国染料产量目前已经占到全球总产量的 60%,而浙江省的产量又占全国总产量的60%。浙江省染料工业协会副理事长高建荣这样告诉记者:“作为我国染料生产的第一大省,浙江集中了60多家生产企业,诞生了像龙盛、闰土、吉华等世界顶级的染料生产企业。
这种聚集式的产业发展模式优势明显,一方面,企业间的联盟有利于抑制恶性价格竞争,对提升企业盈利能力有利;另一方面,企业内部产业链的延伸提升了资源利用率,减少‘三废’排放,大幅改善了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一体化的合理布局,实现了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有机衔接和配套,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根据中国染料工业协会的统计,“十二五”期间,染料行业产量年均增幅不超10%,与之前15%~20%的产量增速相比明显下降,价格和利润大幅提升,达到历史发展的最好水平,特别是进入“十二五”后期,我国染料产品的质量、档次及工业技术水平都有了较大提升。
行业效益的大幅提升离不开企业的规模化发展和产业集中度的提高。
“十二五”期间,随着中国传统产业兼并重组的推进,染料企业加快了并购重组步伐,龙头企业规模逐步扩大。截至2015年,年产值超过5亿元的企业数量由 2011年的14家增加到21家,销售收入超过3亿元的企业已将近30家,其中位列前三甲的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闰土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浙江吉华集团有限公司的产量合计已经接近行业总产量的50%。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优化产品、降低成本、提高产能利用率等措施,江苏亚邦、东港工贸集团、江苏泰丰、泰兴锦鸡、浙江舜龙、浙江百合花、常州北美、湖北华丽、上虞亿得、浙江山峪、吴江梅堰三友、青岛双桃等一大批企业的规模实力都有了大幅提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所做的一项统计也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染料企业入园率达到85%左右,园区染料产品的产出率达到95%以上。